休渔季,难得悠闲
休渔期的港口,点点渔船停靠在岸边。海面不远处是一座叫小箬的岛屿,东山村因地处小箬岛以东的山上而得名。村头有一座天黄王庙,每月初一、十五或出海前,村民们都会前来祈福。
从庙旁边的石阶拾级而上,一幢幢石屋沿着山坡伫立,错落有致。石屋宜居,冬暖夏凉,是村子里独特的建筑风格。石屋是用山上厚达半米的石块垒砌而成的“城堡”,宛如一道屏障,有效地阻止强台风带来的伤害。
休渔期的村庄,慵懒从容。中年男人侧身坐在家门口的长石凳上,不紧不慢地择起了蔬菜,与准备做午饭的妻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幼童调皮地趴在高层的石栏上,露出小脸,观看路边走上台阶的行人,母亲坐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不远处的箬山小学,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今年62岁的陈三康,从小在海边长大,15岁开始出海,每年在海上漂泊的时间长达8到10个月,在船上每天要高强度工作10到15个小时。用他的话来说,渔民们“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船上”。
相比海上作业,渔民休渔期的工作比较轻松。“为渔船做做保养,修补破损的渔具,这些花不了太多时间。习惯了海上忙碌的工作,现在感觉自己太闲了。”面对长达两三个月的休渔期,在海上漂惯了的陈三康显得不太习惯。
小人节,祈佑平安
与陈三康一样,东山村村民多以渔业为生,村里共有18条渔船,渔民有200多人。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温岭。东山村村民都是福建后裔,带来的移民文化十分有趣。
在村里,东山人日常交流用的是闽南语。出了村,他们才会用温岭方言。除了语言之外,他们还将闽南盛行的习俗带到温岭。因地理位置相对较封闭,正月扛台阁、清明节、七月七小人节、冬至等传统民俗保存较好。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小人节”,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七夕,浓情蜜意的情人节在这里变成了为小孩祈福的节日。闽南地区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她是小孩的保护神。每年七夕,不少家庭要祭拜七娘妈,保佑家中16岁以下的孩子平安成长。
七夕前几日,东山村民已开始着手准备,去当地民间纸扎艺人的店里,买来祭拜用的彩亭。七夕当天,各户人家将供桌摆放在门口,中间放上彩亭,再摆老酒、水果等。
今年59岁的梁财庆,是东山村唯一一位纸扎艺人。村里小人节所用的彩亭都由他一手操办,他每年都要糊300个左右。来到梁财庆家中时,他与妻子正在搭建纸亭骨架。小四方桌上摆着剖好的长竹条,十几只骨架已搭好的纸亭初具雏形,满满当当地摆在厅堂里。等糊上彩纸,再放上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等极具神话色彩的泥偶,彩亭就完成了。
“我父亲梁发春是村里有名的糊亭艺人,这些技艺都是他教给我的。女儿学了一些,但手艺不精。”梁财庆担心,没有新的传承人,糊亭艺术还会流传多久。
石屋里,滋生梦想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小村落一味地墨守陈规,也许不是件好事。东山村党委书记胡菊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去年3月开始,村里开始了大改造工程。首先,是将民国时期建造的陈永和故居,改造成了文化礼堂。在一楼,设有渔村传统文化展示区,当地渔船发展历史、渔民民俗文化活动等都能在这里追根溯源。
村里还将民俗文化活动,纳入每月文化礼堂活动计划,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在村里,文化礼堂就是渔民传统文化的坚守地,是文化传承的一面镜子。
今年,村里准备发展旅游经济。“在这里建一座观海亭,这个角度能看到大海、港口和大半个村子。”胡菊英激动地指着正在修建的观海平台。而对于村里一些保存完好,却废弃闲置的石屋故居,也正在筹划改成特色民宿。“到时候,村里的建筑都统一改成特色石屋房。等观海平台、民宿都建好后,这里的风景一定会更美。”胡菊英畅想着东山村几年后的样子。
这座小渔村里的人,如同这里的石屋与文化,长久坚守在这片世外桃源。他们年复一年,过着传统的渔民生活,又在努力寻求与外界更好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