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成为一个比较长期的市场特征。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行业81家重点联系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整体运行呈现显著下行趋势,行业景气度指数跌至34.5%,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8.8个百分点,行业运行处于低迷状态。
受到国内外经济低迷、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和转型升级困难增大的综合因素的影响,机床行业2015年全年运行呈现明显的惯性下滑趋势,表现为:需求持续大幅下滑,销售显著下行;生产持续大幅下降,库存小幅增长;产业转型升级缺乏有效推进,运行质量显著下滑;出口由增转降,出口增速由正转负等。
由于国内传统重化工业领域需求低迷、投资增速放缓,使得国内机床工具需求、产出和进口呈现进一步走弱的趋势,但新兴需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扩大消费和互联网 等)在推动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却显现出不足的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成为困扰行业运行的突出问题。
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经济部部长格哈德·海因表示,德国对中国的出口跌幅较大,中国工业领域的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中国工业领域的转型尚未完成,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端机床。
高端发力拉动普遍升级
目前,中国机床工具制造业的“供需错配”矛盾突出,在自动化成套、客户化定制和普遍的换档升级三个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对行业自身的深化结构调整有很强的针对性。长期以来,中国机床行业的高端产品市场被进口产品所占据,高端产品也成为了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最集中的地方。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谈到,“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国内高端设备已经开始进入,尽管份额不大,但是进入市场就是进步。此外,譬如智能手机手机壳的制造,现在市场上所采用的都是国内机床、国内数控系统,可以说,我们各个领域都是在进步的,但是速度还不够。”
在改革过程中,坚持创新与品质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共识。在“2016机床制造业CEO国际论坛”上,业界知名或成长型的企业CEO谈及当下的中国机床市场,表示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迎接创新、积极求变的同时,要做到“大创新求稳,小创新不断”,坚守品质,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行业发展平台。随着行业对产品的把控力不断增强,企业在新常态下要做好战略的选择与取舍,适应市场变化与行业传统,就全球经济环境而言,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高端数控机床,使无人化系统的智能工厂的实现愈发贴近现实。埃马克机床(太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博士表示,“人力成本的上涨对我们而言恰恰是一个机遇,我们所生产的自动化车床是很多企业所需要的,想想,如果所有的工厂都逐步转向智能化,那将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笔克机械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维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研磨、攻丝及倒角精密设备的生产制造。公司凭借创新求进的思想,依赖于在技术上的优势,在国内已占领大量市场。
公司专业生产研磨设备,主要产品类型有:钻头研磨机、铣刀研磨机、丝攻研磨机、倒角机、车刀研磨机、万能磨刀机、万能工具磨床、锯片磨齿机、铣刀刃磨机、气动攻丝机、齿轮倒棱机、带锯床、数控分度头、万能分度头、回转工作台等精密机具系列。